過年吃橘子、嗑瓜子、喝飲料……“上火”了怎么辦?
那么,到底什么是“上火”呢?又該怎么預防?
什么是上火?
其實,“上火”是一種俗稱。“上火”的概念來自于傳統中醫的身體和疾病觀,現代很多科學家在研究“上火”的機理及原因,但目前依然沒有統一定論,所以在醫學體系中,沒有相應的病名,也沒有客觀的理化檢查指標。
總體來說,“上火”的概念依然比較模糊、籠統,人們常常把眼睛紅腫、口舌生瘡、咽喉干痛、頭昏目脹、鼻腔熱烘、流鼻血、牙痛、便秘等癥狀,都通通稱為“上火”。
這些食物會“上火”?
吃橘子、嗑瓜子、吃堅果、喝飲料……真的會“上火”嗎?
橘子
很多人吃橘子后會出現嗓子發干發澀,甚至流鼻血等癥狀,引起“上火”。
其實,這是因為橘子的高糖分所導致的。由于橘子的含糖量高,可能會誘導一些急性炎癥反應,同時過多攝入糖分,也會使喉嚨感到干澀。
比如,砂糖橘含糖量大概是11%,一般吃10個左右,已經達到人一天的糖的限量了。雖然砂糖橘有很多營養,比如維C等,但熱量同樣不容忽視,如果一頓真的吃上20~40個,基本就相當于一頓正餐的熱量了。
所以,橘子好吃,也不要一次吃太多了。
嗑瓜子嘴角起泡
瓜子是聚會時常備的小零食,但很多人吃完后第二天就會嘴角起泡。
這其實主要是因為瓜子太干太咸。
一方面,瓜子很干燥,而且現在很多市售的瓜子外殼都有一些鹽,嗑一下,嘴碰一下,嗑一下,嘴碰一下……然后就咸得發齁、嘴皮發干了。瓜子仁又比較糙,容易劃傷嘴,這樣一來,雪上加霜,就容易造成炎癥,甚至導致嘴角起泡,成了人們常說的“上火”。
吃完堅果喉嚨痛、有異物感
都說堅果健康,現在逢年過節很多人家里都會買一些堅果。但一些人吃完堅果后就會感覺喉嚨痛,甚至有異物感。
這可能是過敏,也可能是因為堅果太干太咸。
一方面,堅果是常見的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之一。如果你每次吃完堅果、即使吃很少,都會不舒服的情況,那極有可能是過敏,那就盡量不要吃了。
另一方面,堅果都是經過高溫烘焙制成的,水分很少,很多好吃的堅果還會加鹽、加辣椒等調味,如果一次吃很多就很容易使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吞咽時產生異物感,讓不少人也認為是“上火”。
吃荔枝頭暈、低血糖
很多人吃完荔枝后會出現頭暈、乏力、心慌等低血糖癥狀,有的人說這是“上火”,還有人將這種現象稱為“荔枝病”。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荔枝的甜味主要來自果糖,空腹或短時間大量攝入果糖,不僅不能及時轉化成我們身體供能所需的葡萄糖,還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降,因此才會出現“低血糖”的癥狀。
另外,荔枝中還含有兩種成分:次甘氨酸A和α-亞甲環丙基甘氨酸,尤其在沒有成熟的荔枝中含量更高,它們也會影響人體的糖代謝。所以,如果“空腹”“大量吃”很多荔枝,就可能發生荔枝病。
因此,春節期間吃荔枝,大家盡量挑成熟的荔枝吃,吃之前不妨吃點別的東西后再吃荔枝,不要空腹吃,千萬不能不吃飯、光吃荔枝,尤其是小孩子。同時,荔枝也要適量吃,不要吃太多。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天應該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大概是不超過20顆荔枝。
肉吃多了燥熱口渴甚至便秘,尤其是羊肉
春節少不了大魚大肉,很多人肉吃多了后會感覺燥熱,有些人吃羊肉的感覺會更明顯。這是因為肉類的“食物熱效應”更大,產生的熱量更高。
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在消化吸收代謝時會消耗大量的水,同時高蛋白質的飲食會使身體散熱增加。攝入不同種類的肉均能使人體產生熱量,但其產熱差異程度取決于肉類所含的蛋白質。
以羊肉為例,它的蛋白質是餐后產熱的強力促進劑,并且甲狀腺激素可能有助于該效應。還有研究發現,吃很多羊肉后會使身體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釋放增多,影響機體水鹽代謝,腎小管和集合管加強水分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糞便干硬,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感覺吃羊肉后更容易出現燥熱、便秘等“上火”癥狀的原因之一。
喝甜飲料、吃甜點
春節期間,自然少不了各種甜點和甜飲料。很多人喝甜飲料、吃甜食后會冒痘痘,也認為是“上火”。
其實,這是因為糖分攝入太多。雄性激素水平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調控所致,因此高血糖負荷飲食會加重痘痘長勢。
如何預防“上火”?
有研究對1051 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經常熬夜(61.4%),嗜食辛辣食物(59.1%),壓力大(55.2%)的學生易出現“上火”癥狀,而他們“上火”的常見表現是口干唇燥(50.7%),口腔潰瘍(49.6%),煩躁失眠(40.6%)等。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認為,不良的生活規律、飲食習慣以及過度的精神刺激等,都會使人們更容易出現“上火”癥狀。
為了減少“上火”困擾,我建議大家在春節期間注意:
第一,盡量吃清淡。
飲食盡量保持清淡,不要一味選擇重口味。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心情愉悅難免放飛自我,不過,希望大家還是要注意克制,人生還很長,相聚的機會還有,健康長久才是關鍵。不妨在節日里也提醒自己盡量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椒鹽、麻辣等重口味食物。
第二,適量吃,不要暴飲暴食。
節日飲食也要注意適量,不要暴飲暴食,比如,吃瓜子、堅果可別“不能停”,每天的量差不多也就手抓一把的去殼果仁,不要吃太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雖然爽得一時,但對健康并不利;水果雖然健康,但糖分多,吃多了也不好。
第三,多喝水。
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身體內的代謝反應自然會受到影響,提醒自己要多喝水。優先喝白水,所有含糖飲料(包括甜的涼茶)還是少碰啦,實在想喝甜味的,不妨選擇代糖飲料。
第四,少熬夜。
過年過節,很多人會和親戚朋友打牌、打麻將、打游戲,通宵戰到天亮,休息不好,身體就更容易出現“上火”等問題。還是盡量讓自己休息好,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過年吃橘子、嗑瓜子、喝飲料……“上火”了2025-02-04
- 自駕返程高峰來臨 車輛在路上發生故障咋辦2025-02-04
- 中新健康|大S(徐熙媛)流感并發癥離世,2025-02-04
- 流感嚴重可致命 肺炎是常見并發癥!抓住“2025-02-04
- 金融灰黑產治理任重道遠 數禾科技與多方攜2025-02-04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加2025-02-04
- 商務部:將美國PVH集團、因美納公司列入不2025-02-0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2025-02-04
- 2月3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完成33876.22025-02-04
- 2月3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645.4萬人次 創春2025-02-04
- 五糧液:超10萬份“和美好禮”添彩春晚2025-02-04
- 今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690萬人次2025-02-04
- 春運里充電這“樁”事 車主能及時快速充上2025-02-04
- 我國服務貿易規模首次超過萬億美元2025-02-04
- 世貿組織: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務貿易增長2025-02-04
- 印度尼西亞本幣走弱 印尼盾對美元匯率跌破2025-02-04
- 中歐合作共護全球經濟包容性增長2025-02-04
- 香港2024年本地生產總值預估同比上升2.5%2025-02-04
- 劉國梁:乒乓舵手的穩健航程,爭議中的熱愛2025-02-04
- 南京心愈島心身醫學中心·2025護蕊計劃,102025-02-03
- 第四屆全國軍地人才創新大會新聞發布會即將2025-02-03
- 連緣兩岸 致力復興2025-02-03
- 2月3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640萬人次 部2025-02-03
- 從用電量看經濟發展新脈動2025-02-03
- (新春走基層)跨海趕集 浙江湖州13家童裝2025-02-03
- 湖南湘江新區舉行湘商新春懇談會2025-02-03
- 辭舊“煥”新 政策補貼繼續“點燃”春節消2025-02-03
- 中國服務貿易規模首破萬億美元展現較大潛力2025-02-03
- 年味濃 體驗好 春節文旅消費活力迸發2025-02-03
- “春節熱”讓“入境游”更火2025-02-03
精彩推薦
- 護航年末流動性 降準蓄勢待發
- 千億資金翻涌 信托公司能否成為綠色金...
- 市值管理新規推動估值重塑 央國企或成主導
- 央行連續操作注入流動性 降準預期再升溫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