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基金:4月市場謹慎樂觀 中長期看好景氣度向上的消費、醫藥等
對于4月份的A股市場,我們持謹慎樂觀的看法。當前進入后疫情時代,各國紛紛進入疫苗注射階段。全球經濟正在從疫情中恢復,企業盈利改善從數據中逐漸得到確認。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出現,全球無風險利率持續上行,給股票的估值帶來較大壓力。估值壓力需要業績的成長性來彌補,因此今年對公司業績成長性和確定性的要求更高,優質資產更加稀缺。在這一輪市場調整之后,高估值的壓力有所釋放,基本面優秀并且業績確定性和持續性強的優質公司有望是市場重點配置方向。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金融開放的力度加大,外資持續流入的趨勢不變。國內房住不炒的思路延續,疊加理財產品打破剛兌,權益市場有望承接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從結構上看,我們中長期看好景氣度向上的方向,如消費、醫藥、科技、新能源車。
消費:中國市場巨大,人口眾多,較易出大的“To C”類企業;同時我國消費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消費升級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人口結構和社會背景變化導致的消費趨勢的變化,將帶來大的投資機會。消費行業變革慢,大概率不會受到太多技術沖擊,格局相對穩定;同時由于馬太效應, 龍頭公司具備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和先發優勢,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優質的消費品公司,普遍具備盈利性、持續性、確定性等屬性,因此基本普遍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估值溢價。站在目前時點,去年由于疫情導致受損的航空、機場、旅游、酒店、影院等細分行業,今年有望獲得邊際改善。
醫藥:從中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需求旺盛且確定性強,受益于龐大的本土市場、人口老齡化、經濟發展帶來的人均診療費用提升;從結構上看,醫保控費將資金結余用于臨床急需和創新藥,非醫保醫療產品市場持續擴容。醫藥行業整體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估值會被業績增長所消化;同時醫藥行業的馬太效應很顯著,核心資產維持高估值成為常態。投資方向看好兩條主線,分別是滿足新醫療需求的創新藥和器械,以及受益于消費升級的自費藥品、器械、消費品和醫療服務。
科技:從政策角度來看,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強調科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重點提出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未來對于科技的支持力度有望加大。半導體產業受益于5G、AI、云計算的發展,景氣程度處于復蘇態勢;在中美的大國博弈和中國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國廠商進口替代開始逐步實現。云計算是行業的大趨勢,saas顯著改善商業模式,云計算企業可以獲得更加穩定的現金流、更高的用戶粘性以及更加優質的運維;各細分領域的龍頭均在積極進行云轉型。
新能源車:從產業趨勢來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未來大方向。特斯拉引領新能源車發展的浪潮,造車新勢力緊隨其后,電動車的產品力持續提升,行業的增長從政策補貼驅動轉變為產品力驅動。主流傳統車企也在加速推進電動化和智能化,部分龍頭車企降排壓力較大,提升新能源產銷動力較強。從投資角度來看,國內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閉環,產業鏈格局逐漸呈現。相對看好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如熱管理、輕量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環節的龍頭公司。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農業銀行信用卡2020年消費額 2.1 萬億...
- 工行信用卡2020年消費額2.58萬億元 該...
- 老牌巨頭紛紛隕落 不做手機做什么:專...
- 新規發力,2200億定增涌入上市公司 ...
- 一季度IPO:撤單數激增7倍 創業板最“吃香”
- 統計局:3月下旬生豬(外三元)價格環比...
- 廣東抽檢兒童玩具類產品15類1035款 孩...
- 3月電商物流指數為110.4點 庫存周轉指...
- 3月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57.8% 較上...
- 惠民保特藥服務商嘗試轉型 賠付率或提升
- 5家中大型銀行個人房貸超標 房貸額度面...
- 柳鋼股份:股東王文輝質押3400萬股 質...
- 歌華有線:2020年凈利潤1.64億元 實現...
- 電力板塊繼續走強 湖北能源等多股漲停...
- 知乎登陸美股,美股怎么買?選對券商是關鍵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